全国政协委员戴立益:无调研、无数据,不提案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烨捷

刚刚连任新一届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上海市委副主委、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戴立益算得上一名“老委员”了。


【资料图】

在过去的五年里,戴立益提交了23份提案,每一份提案“有真问题、能提好建议”。

作为一个实实在在的“教育通”,戴立益不仅有高等教育从业、管理经验,如今还是华东师大基础教育集团的负责人。“我们教育人还是谈教育,从高等教育到基础教育,都是我关心的领域。”

他提出的议题包括“加强中考体育基础上,适时推行高考体育”“持续巩固青少年思政教育阵地”“积极应对双减后教师负担”等。其中,“持续巩固青少年思政教育阵地”的提案才从3000多份备选提案中脱颖而出,被确定为当年全国政协的重点提案。

戴立益的提案最大的特点是:一眼扫去,满是调研数据。

带着过去五年的积累,戴立益继续“数据当家”。在准备今年的提案时,他特别关心创新、自主和体系三个关键词,用他的话说:归根结底是创新人才如何发掘、如何培养、如何为其创造生存土壤的问题。

戴立益在华东师大代表、委员赴京前组织的新闻发布会现场。王烨捷/摄

戴立益今年的第一份提案,是建议建立一个全国教育局长的培训中心。“全国有3200多位地市、县级教育局长,一个好局长就是一方好教育。作为教育系统的关键少数,教育局长承接着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传递到教学一线的重担。”

他调查发现,目前我国地市、县级的教育局长来源多元,有部分并非教育行业内行出身。在他看来,“需要教学专业或者教学管理专业的培训,以帮助教育局长更好地履职。”

戴立益特别关注县域高中的发展问题。曾到多个县中考察调研的他发现县中生源流失特别严重。

今年,他在《关于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县域普通高中教育投入的提案》中提出:“欠发达地区县域高中的发展困境亟需得到实质性改观,办学经费不足导致县中办学困难的现象在欠发达地区表现得特别突出。”

戴立益又拿出了一组数据:2020年全国普通高中教育经费支出4305.29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拨款,包括教育基础薄弱县高中建设项目15.2亿元和普通高中改造计划59.2亿元,合计74.4亿元,只占全国普通高中教育经费的1.73%。

而在某省召开的座谈会上校长们的发言更是让戴立益震惊:发言的13位县中校长中,有6所学校的校长明确表示省定的1500元生均经费标准未落实到位。一个县财政紧张,国库集中报账困难,学校正常运转不畅;还有一个县财政投入的教育经费基本只限于人头经费,公用经费、校舍维修、教师培训、购置经费、基本建设等几乎全部由学校负担。

此外,他还注意到,各地县中学费标准与社会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定期动态调整机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还有部分县中多年的债务至今没有化解,仍需要从办学经费当中支付贷款利息。

对此,戴立益建议,中央财政及地方财政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县中教育经费的专项支持;加强市级统筹,提高市级财政在生均公用经费中的分摊比重;强化“对县中的办学投入”在县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指标体系中的份量,确保县中生均公用经费足额拨付到校;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完善学费标准定期动态调整机制。

除教育局长培训中心、县中振兴相关提案外,戴立益还将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提出《关于建立中国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估体系支撑“教育数字化”建设的建议》和《关于深入推进中小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培养的提案》。

在中小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问题上,戴立益再次列举了多个调研数据:我国学生的抗压力、情绪控制能力得分低于测评的标准分。

社会与情感能力测评(SSES)项目是继PISA测试之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推出的又一项大规模国际测评项目。该项目首轮测评自2018年启动,共有9个国家的10座城市参与,历时三年,最终形成了一份约3万字的研究报告。华东师大是该项目唯一的中国代表。

来自华东师大的数据显示,超过90%的学校有社会与情感能力培养方面的办学理念和内容要求,但有系统规划的仅为50.53%,设置相关课程进行培养的为46.68%。在OECD项目调查中,教师在职前、职后专业发展中接触到社会与情感能力相关学习的教师比例不足40%,对校长的调查中显示,超过60%的教师没有参与相关校外培训的机会。而教育系统对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的评价重视度较低,仅有17.3%的小学和13.1%的中学尝试关注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方面的评估,能科学实施社会与情感能力测评的学校少之又少。

为此,戴立益建议,政策层面要明确社会与情感能力培养的重要价值和实施要求;推进社会与情感能力培养的课程建构:从零散到整体,推进整体融合。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