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里的科学家》| 求真务实,严谨细致的竺可桢(上)_新资讯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弘扬科学家精神“科学探索永无止境,科学家精神薪火相传”, 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出品的《胡同里的科学家》纪录片今日正式上线。本纪录片引用了北京地理学会原秘书长王越所著的图书书名《胡同里的科学家》和部分内容,以老北京胡同为地理依托,讲述住在那里的科学家的经典事迹。 本期视频介绍的科学家是我国著名气象学家、地理学家竺可桢先生。请跟随科协频道一同走进北海公园、中国科学院旧址以及竺可桢先生的旧居,探寻他为我国气象事业做出贡献的科研足迹。

北海公园

“3月12日,北海冰融。”“4月4日,杏树始花。”“5月23日,布谷鸟初鸣。”这是七十多年前竺可桢先生在北海公园作的物候日记。 北海公园,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文津街1号,属于中国古代皇家园林。正是在北海公园和颐和园,竺可桢先生建立起了物候观测网,通过记录下的生物变化开展气候变化研究,为中国现代气象事业做出许多奠基性贡献。

建国初期的中国科学院

北京市西城区文津街3号,是共和国成立初期的中国科学院的所在地址。当时竺可桢先生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承担了领导全国科学事业规划和发展的重任,也和他的同事们构筑了中国最高学术机构的雏形。 在这段时间里,竺可桢先生将根治黄河、合理开发黄河作为中国科学院长期重点工作任务,还坚定地提出地理学要为农业服务,在关乎国家需求和人类生存的基础上作出了很多具有前瞻性的科学论断。此后,我国自然资源的科学考察工作也始终沿着竺可桢先生确定的研究方向进行,包括物候学的方法、内容、观测规范等。

竺可桢旧居

竺可桢先生将科研工作融入生活,即使年岁渐大,不能前往野外考察,也坚持在家中、上班路上持续观测工作。他曾将旧居院中的尘土收集起来过秤,精确测量出了尘埃单位面积的重量,通过换算得出北京微尘数据,证明当时北京的自然环境必须要加以重视。 在科研生涯中,竺可桢先生始终保持革故鼎新的勇气和坚韧不拔的定力,对科研的执着从未放弃,即使在病房里他仍旧坚持记录气候变化,记了著作字数在300万字左右,跨越几十年的科学观测日记。一生专注气象事业的他,是人们心中名副其实的我国气象学奠基人。 然而,竺可桢先生其实还有一个大学校长的身份。 敬请于5月13日关注下一期《胡同里的科学家》,了解更多竺可桢先生的科研故事。致 谢感谢中化地质矿山总局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地理学会、北京地理学会、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北京中医药学会、北京气象学会、北京老科学技术工作者总会、北京地质学会、北京光学学会、北京交通工程学会、北京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李四光纪念馆、人民剧场(以上单位排名不分先后)等36家组织和相关单位对本纪录片制作提供的支持。感谢邹宗平女士、茅玉麟女士、竺安先生对本纪录片提供的帮助。 来源:北京科技社团服务中心